宁波ISO认证,慈溪iso9000认证,余姚ISO9001认证,CE认证,质量管理体系-浙江亮点咨询公司

服务范围 ISO9001认证(ISO9000认证)|ISO14000认证(iso14001认证)|TS16949认证|CE认证|OHSMS18000认证(iso18000认证)|ROHS认证|生态纺织品
有机认证|iso50001认证(能源管理)|CMMI认证|QC080000|CCC认证|FSC森林认证|ISO17025认证|内审员培训|ISO27001认证|十环标志
企业调研

积极扩大肉类消费引领我省肉类产业健康发展

时间:2012-05-24 00:01来源: 作者: 点击:
导读: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吉炳轩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以及省长王宪魁《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的精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吉炳轩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以及省长王宪魁《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的精神,我省商务部门在各市(地)举办“扩消费﹑惠民生、促发展”为主题的“2012年黑龙江省消费促进月”活动。肉类产品作为百姓“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民生,稳定物价意义重大。目前我省扩大肉类产品消费的新型体系已形成,资源﹑绿色﹑成本﹑政策等优势明显,在省商务厅的统一部署下,我省肉类企业以“消费促进月”活动为契机,做好肉类产品促销活动,加大我省肉类产品宣传的力度、促销的广度、旺销的热度,大力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宁波ISO认证

  我省新型肉类产销体系基本形成

  近些年来,我省商务部门积极扩大城乡居民肉类消费,努力扩大肉类出口,充分发挥肉类消费对肉类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推动我省肉类产业更快发展。我省肉类产销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丰富居民菜篮子,方便居民消费,保障肉类供应,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做出了贡献。

  ——肉类产量平稳增长。据省统计局统计,去年,全省畜牧业保持平稳发展,全省肉类总产量199万吨,比上年增长5.49﹪。其中猪肉116.9万吨,增长2.10﹪;牛羊肉产量51.1万吨,与上年持平;禽肉产量31万吨,增长3%;鲜蛋产量105.4万吨,增长0.1%。每年有300多万头的活猪运销大江南北,一举成为全国猪肉主产区,贡献率越来越大。

  ——肉类加工能力大幅提高。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我省肉类加工业发展很快。全省年生猪屠宰能力已达到3500万头,年肉制品加工能力达到28万吨。全省禽类屠宰企业202家,家禽年屠宰量3.5亿只,占年出栏量4.5亿只的78%,肉牛和肉羊的屠宰能力也大幅提高。肉类完成了由冷冻肉向热鲜肉的转变,冷冻肉销量悄然兴起,已占猪肉上市销量的15﹪左右,正向替代热鲜肉转变。肉制品加工量不断升级,由过去的2万吨增加到18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9﹪;肉制品的品种增加,由单纯地方特产的肉制品向中西式、中高档肉制品发展,肉类食品市场丰富多彩。

  ——肉类消费结构逐步改善。随着肉类生产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我省肉类产品结构逐渐得到调整,出现了“一降三升”的好形势:猪肉比重大幅下降,牛羊禽肉比重明显上升,肉类品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据统计,全省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95.8﹪降为58.74﹪;牛肉比重从2﹪升为19.75﹪;羊肉从0.6﹪升为5.93﹪;禽肉从1.5﹪升为15.58﹪,尽管猪肉仍是肉类消费的当家品种,但已从过去“一统独大”变为“半壁江山”,牛羊禽消费超过40﹪,居民肉类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生猪淡旺之差渐趋合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肉品供应的改善,居民消费方式的改变,促进了生猪养殖方式的转变。肉类加工企业根据市场变化,采取边收、边杀、边卖,不留库存,促使生猪养殖由集中产仔,集中育肥,集中出栏,转变为常年均衡生产,均衡上市,使生猪季节性上市量,逐步适应了居民消费量的新变化。生猪出栏淡旺季之差越来越小,一、三季度生猪上市量增加,由20﹪提高到24﹪左右;二、四季度生猪上市量减少,由25﹪、35﹪减少到24﹪和27﹪。生猪由旺季集中出栏,转变为均衡出栏,生猪出栏量与居民消费量基本相适应。

  ——企业市场竞争理念逐渐转移。近几年来,我省肉类加工企业注重产品质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身的产品结构,加大研发投入,生产出适合消费者习惯和口味的拳头产品。经营理念有了新的变化,由单纯追求利润向提高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发展。规范经营,质量管理意识增强,诚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全省肉类加工企业中通过HACCP认证的已达14家,通过ISO9000认证的达16家,中国名牌4家,中国驰名商标5家,有的企业还在申报中。肉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

  ——肉类销售形成多种业态并存的局面。目前,我省城市肉类销售网点已形成了连锁超市、专卖店、副食店和集贸市场等多种业态同时并存的格局。先进的冷链物流销售方式也被一些肉类加工企业所采用。特别是肉类专卖店具有较强的供应链控制能力,是各个业态中增长势头最好的。据调查,目前全省肉类加工企业建立的肉类产品专卖店达到2500多家。一些品牌肉类加工企业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市场肉类流通网络,利用农家店销售猪肉,向农村延伸,为改善农村肉类消费环境,保障农民方便消费、扩大肉类消费创造了条件。

  ——行业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随着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肉类协会在行业管理的作用日渐显现。我省肉类协会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提出行业发展建议,参与行业发展规划制订,反映行业诉求,开展行业自律,服务会员,帮助企业开拓肉类消费市场,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桥梁和纽带作用越来越明显,为振兴肉类产业探索了新路子。

  我省肉类产销具有较大的优势

  肉类食品的占有量和消费水平是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随着我省城镇化、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类产品的消费需求量将持续增加,肉食市场潜力较大,扩大肉类消费大有作为。

  ——扩大肉类消费的资源环境优势。目前,我省畜禽饲料充足、品种优良、疫病较少,为扩大肉类销售创造了条件。去年,我省粮食总产量1114.1亿斤,比上年增长11.1%,作为畜禽养殖所需的玉米产量达到2675.8万吨,增长15.1%,饲料用豆粕也产大于销,有发展肉类生产的饲料基础。我省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畜禽疫病清洁区,生猪品种优良,瘦肉率高,质量好,深得消费者的欢迎。同时,我省猪、牛、羊、鹅等绿色养殖、加工、批发、销售产业链条相继兴起,已初具规模。我省肉类出口备案企业已发展到16家,其中猪肉出口企业8家,牛肉出口企业6家,禽肉出口企业2家,为我省肉类产品出口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扩大肉类消费的政策优势。为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保障肉食市场供应,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继续实施了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动物防疫、扶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病害猪处理补贴等政策。为了保障肉食市场供应,我省实施了省市两级肉类储备制度,储备肉总指标1.45万吨,国家猪肉储备1050吨。国家还将实施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增速同步的政策。通过一系列政策扶持,我省在肉类产业规模、屠宰加工、产品质量、肉品流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增加农民收入、保障肉食供应,维护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p#分页标题#e#

  ——扩大肉类消费的市场优势。目前,我省城乡居民猪肉消费水平较低,2010年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猪肉15.3公斤,农村9.3公斤,比城镇居民少近一半,较全国低5公斤。从全国看,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猪肉缺口较大,北京猪肉自给率只有30﹪,广东一年有2500万头生猪需要外进,上海也有40﹪的猪肉需要调入,省内外猪肉消费都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扩大肉类消费的成本优势。我省属欠发达省份,肉类行业职工的工资水平较低,具有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我省盛产玉米,饲料资源丰富,价格相对较低,使我省畜禽饲养成本相应降低,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据近三年的统计,我省活猪年均价比全国均价低1元/公斤左右,头猪低近百元。鲜蛋价格也低于南方各省。

  ——扩大肉类消费的产品优势。多年来,我省肉类加工企业认真落实“变大为小,变粗为精,变生为熟,变废为宝” 的方针,肉类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式肉制品丰富多彩,地方名优风味产品较多,口味多样。在大中型超市中,肉制品可谓是琳琅满目,品种丰富,形成了众多的消费群体。

  我省肉类品牌逐渐占领消费市场

  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国内外市场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近几年来,我省肉类品牌企业发展速度加快,形成规模的已有50多家,涌现出一批如北大荒肉业、哈尔滨大众肉联、大庄园肉业等规模大、质量高、品牌全、效益好的著名品牌企业,组成了亮丽的黑龙江肉类品牌企业方阵。哈肉联牌红肠、秋林里道斯享誉全国,太平商委、对青烤鹅、勃利五方、裕昌、天手、达生等一批地方品牌迅速崛起,影响力与日俱增。

  我省现有省级肉类知名品牌企业52家,其中,国家级名牌企业4家。排行前十大品牌企业,占全省肉类加工企业数量的1.2﹪,但其销售额和资产额均占全省的70﹪以上。我省消费者在强大的肉类品牌导向作用下,品牌消费已成为主流,市场购买力向品牌产品倾斜,品牌企业以其产品质量好、信誉高,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已成为我省城镇居民日常消费的主流,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品牌产品消费愈加走俏,促进了我省肉类产品的生产,提高了肉食市场的占有率。

  我省肉类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在拥有自身品牌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名优产品。中央红新农业、宾西牛业、齐齐哈尔丰源、黑龙江鹤泉等肉类企业以多样化、精细化、质量好,来引导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为居民消费安全多了一道保障,提升我省肉食产品的竞争力,为解决产品差异化创造了条件。

  近几年,省肉类协会积极采取多种举措推动我省肉类企业的品牌建设:一是定期评选全省肉类十强企业和全省最具价值品牌企业;二是组织省内知名企业参与“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增强品牌亲和力;三是组织省内肉类企业出省考察,加强与外省优秀企业交流、沟通、合作;四是加强行业自律,强化企业保护品牌意识。五是开展肉类品牌宣传,扩大企业影响力。

  目前,我省肉类品牌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一是肉类生产发展快,有品牌建设的物质基础。我省畜禽生产发展很快,肉类产量已经实现了供大于求的新形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创新品牌,实现差异化竞争,是肉类食品企业寻求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二是淘汰落后产能,淘汰小型屠宰厂点,引导过剩产能退出,遏制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为品牌企业创造发展的空间。三是城市人口多,有肉类消费的基础条件。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开始注重关心肉品的质量,为肉类品牌的塑造提供了市场基础;四是企业经济实力增强,有打造品牌的基础。我省肉类企业经过20多年的市场竞争,涌现出一批有实力的肉类加工企业,具有一定的资金优势、管理经验、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完全有能力创建自己的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我省扩大肉类消费的主要措施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目前,我省生猪产销矛盾仍很突出,扩大肉类销售的任务十分艰巨。应认真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健康、可持续消费观为宗旨,以扩大消费为出发点,以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肉类需求为目标,充分发挥现代大流通、大市场在扩大居民消费的优势作用,积极扩大肉类消费,立足省内,面向全国,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我省肉类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实施标准化养殖,保障居民肉品安全消费

  肉类生产是稳定肉类市场的基础,既要有相应的数量,又要有质量安全,两者缺一不可。应实施生猪标准化饲养,促进生猪养殖从传统养殖向科技型养殖转变,推动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标准化改造,扶持散养户走合作之路,组建经济实体,提高产业化程度。

  强化畜禽疫病防治,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构建公共免费防疫体系,加强对生猪养殖、收购、贩运、屠宰环节实施“瘦肉精”的检验和监督,以减少肉品质量问题对生猪产销的冲击。

  做好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及时兑现能繁母猪、病害猪处理和生猪调出大县的补贴政策,鼓励市县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畜禽扶持政策,促进我省畜牧业的发展。

  二、强化市场营销,促进肉类消费

  市场营销是扩大肉类消费的关键,应积极采取先进的肉类营销方式,努力扩大肉类销售,促进肉类产业健康发展。应发展现代化肉类零售业态,在城市应通过连锁超市、专卖店、便利店、大卖场等,形成较大规模的营销网络,为肉品顺利进入零售终端开辟通道。应开展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扩大肉类消费。要推进绿色市场建设,完善绿色市场功能,引导健康、科学消费,发挥绿色市场促销作用。

  建立生猪远期交易市场,实施期货交易。要引导养殖者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以减少盲目性,有效规避经营风险。应争取在三年内实现生猪期货交易量达到300万头,五年内达到1000万头的目标,促进我省肉类产业的发展。

  三、规范肉品质量管理,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我省肉类食品市场日益繁荣,但也存在着许多消费安全隐患。应采取有效措施,严格履行产品质量责任,严把畜禽进厂、检疫检验和肉品出厂三关,确保人民食肉安全。要完善肉类质量安全控制和管理体系,对符合ISO9000和HACCP体系认证条件的肉类加工企业,应实施免费认证,经过三年的扶持,使大中城市的肉类加工企业都通过认证,建立起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p#分页标题#e#

  实施肉类追溯制度。要以肉类加工企业为轴,建立产加销于一体的肉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应在哈尔滨市肉类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的基础上,扩大试点面,争取有实力的城市在三年内全部实施肉类产品可追溯制度。

  严格屠宰市场准入制度。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严格新建屠宰企业的审批,不再新建生猪、肉羊年屠宰量在20万头以下、肉牛屠宰量在5万头以下、家禽年屠宰量在2000万只以下的屠宰企业;应限制年生产加工量在3000吨以下的西式肉制品加工企业,促进我省肉类产业向规模化、现代化转变。

  四、提高肉类精深加工能力,丰富居民的菜篮子

  肉类精深加工是扩大肉类消费的重要措施。应加大投入,加快肉类加工企业屠宰、加工、检验、冷库、无害化处理等生产设施、设备等的改造建设,提高我省肉类加工企业实现畜禽屠宰机械化、肉类加工现代化、肉品检验科学化、冷库管理规范化、病害肉处理安全化的水平。

  提高肉制品加工能力。应通过政府的支持,加快肉制品加工设施的改造,改手工操作为机械化生产,培育一批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肉制品企业,推动传统肉制品工业化发展,生产出能满足不同消费水平、多类型、高质量的肉制品,提升传统肉制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应支持企业扩大冷却肉、分割肉的生产,推动我省肉类消费由热鲜肉向冷却肉的转变,为扩大肉类销售创造条件。

  五、实施肉类产销对接,降低肉类消费成本

  目前,发达国家产加销一体化的内在机制已经完全形成,但我省肉类产业这种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政府应推进肉类产销对接的力度,以肉类加工企业为中心,实行“厂场挂钩”、“厂店挂钩”,实行合同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肉类生产、运输、加工、销售一条龙经营的新体制。

  推进肉类产销对接新体制,政府应将现有的优惠政策与肉类产销对接挂钩。即肉类储备指标应与合同收猪挂钩,对签订收购合同的屠宰企业,优先给予储备优惠;应纠正大型超市违规收费行为,切实解决肉类进超市费用过高、压款时间过长,影响肉类产销对接的问题,为肉类进超市销售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六、健全农村肉类流通网络,扩大农村肉类消费

  目前,我省随着公路网的形成,乡村农家店的建设,已经具备了肉类下乡销售的条件。应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品牌肉类加工企业,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开展农超对接,积极开展卖肉活动,开拓农村肉类市场。逐步形成活猪进城,猪肉下乡的新机制。开展农家店卖肉,需要一定条件:一是农家店要设冷藏销售专柜;二是肉类加工企业要用制冷专用车。政府应给予适当扶持,把这项工作开展起来。要加强农村肉食市场管理,严禁劣质肉品销往农村市场,使广大消费者放心消费、安全消费,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安全和经营秩序。

  七、采取内联外动措施,扩大肉类出口

  目前,我省肉类出口数量逐年增加,应继续发挥外贸出口优势,继续提高我省肉类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形成拉动我省肉类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应建立“公司+基地+标准化”先进的肉类出口生产模式,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提高肉类出口质量水平。应在扩大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出口的基础上,继续开发俄罗斯、韩国、日本等我省周边国家市场,积极稳妥地拓展欧美市场,促进我省肉类出口登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实现生猪产销基本平衡。

  健全高效灵活的猪肉进出口调控机制,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支持出口,防止过度进口冲击国内肉类市场。应加快发展冷链物流配送体系,重点建设冷库建设,冷链运输车辆及制冷设备,冷链物流全程监控与肉类追溯系统建设。以适应肉类产品外运的新需求。

  八、发挥协会在扩大肉类消费中的作用

  省肉类协会在扩大肉类消费中负有重要使命。要认真落实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双汇企业时关于“关系群众健康与安全的食品企业,一定要讲安全,讲质量,讲诚信,讲责任”的指示精神,大力开展企业诚信自律,把确保肉类食品安全,作为企业的经营底线、道德底线和发展底线。要搭建肉类交流平台、扩大肉类企业交流,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参加国内外肉类展销活动,继续参加“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及4月份省商务厅举办的“2012年黑龙江省消费促进月”等大型宣传活动,开展节假日促销和品牌促销活动。大力宣传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的科学消费理念,诚信经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提振居民消费信心,扩大肉类消费。通过学习交流,查找自身差距,明确努力方向,提高企业扩大肉类消费竞争力。

  总之,扩大肉类消费与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等密切相关,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扩大肉类消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新措施、新办法,努力提高我省肉类消费水平,促进我省肉类产业健康发展。

  黑龙江省商务厅肉类食品产业发展中心


本文来自宁波ISO9000认证  做认证,咨询就找亮点咨询:www.cxiso.com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cxiso.com/ISO9000/iso9000bzyy/1386.html

本页关键词:积极扩大肉类消费引领我省肉类产业健康发展

上一篇:北京国际车展知名厂家选择驰耐普美容服务      下一篇:中国南车将亮相SNEC(2012)上海光伏展